蒲松龄字留仙,别号柳泉居士,山东淄博人,清代著名文学家,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,众所周知,以《聊斋志异》而闻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未能中举。据“蒲松龄年表”记载:他第一次考举的时间是顺治十七年(1660),二十一岁。最后一次是康熙四十一年(1702),是年他六十三岁。从二十一岁到六十三岁,考举时间长达四十二年,全部落榜。

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,为何屡试不中呢?科举制是一种朝廷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,几乎成为所有读书人追求理想和功名的途径,那首先我们要知道,明清时期的乡试,究竟考些什么?据有关资料记载,明清期间,科举考试的流程虽有微变,但大致上乡试都分为三场。初场,试“五经”、“四书”;二场,试论、诏、诰、表;三场,试经史时务策。首场的考题“四书”义、“五经”义,是从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中摘选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,由考生就其阐发道理。“义”即议论之意,旨在阐发经义,代圣立言。要求考官出题、仕子答题,均须本于经传,不得离经背传。二、三场试以论、表、诏、诰、判、策等,主要为考察学子对古今政事的见识及阐述观点和撰写公文的能力。

其实,蒲松龄19岁(虚岁)时,就以山东第一成了秀才,一时名声大燥,当时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,施闰章是个大诗人,清初号称诗坛的“南施北宋”中的“施”就是他。那一年第一道考题叫《蚤起》。这个题目是从《孟子》“齐人有一妻一妾章”来的,要求考生得揣摩圣贤语气,代圣贤立言。而蒲松龄当时做了一篇“小品文”,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写,也有独白和对话。试题要求写治国平天下之言,而蒲松龄却写了一篇小说,体裁、文法都不对,却有幸得施闰章法眼而欣赏,高度评价他说:“观书如月,运笔成风,有掉臂游行之乐”。初出茅庐的蒲松龄,可谓是少年得志,但今天看来蒲松龄遇上施闰章,既幸又不幸。在往后考进士的路途中,遇到的考官欣赏的则是刻板迂腐、毫无文采、绳捆索绑的八股文,蒲松龄的文章自然会被这些官员所斥为异类。年纪大了之后,对蒲松龄来说考试就更难了。还有一次,蒲松龄在考试时觉得自己文章写得非常好,写得也很快,拿到考题“唰唰”就写下来了.但是写完后,却发现“越幅”了。越幅是指写文章的顺序错了。蒲松龄写文章的时候漏了一页,把第二页翻过去了,直接写到了第三页上。

如此坎坷的科举之路,让他把一生的悲愤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都发泄在了《聊斋志异》中,但实则是他深深的科举清洁。其实蒲松龄屡试不第的主因并非他自己归咎的考官昏庸与科场贪腐,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文论不符合考试衡文标准,从另一个侧面而言,蒲松龄的“才”仅是文学方面的“奇才”,而非治国之才。

参考文献

[1]袁士硕主编.蒲松龄志[M].济南:山东人民出版社,2003.

[2]马瑞芳.马瑞芳讲聊斋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05.

胡海义吴阳.蒲松龄科举屡试不第原因考辩[J]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