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”出自王安石的《书湖阴先生壁·其一》。全诗如下:茅檐长扫净无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
“护田”出自《汉书·西域传序》:“自敦煌西至盐泽,往往起亭,而轮台、渠犁,皆有田卒数百人,置使者校尉领护,以给使外国者。”说的是汉代通西域之后,朝廷为了守护边疆,调了部队在西域屯田。
“排闼”出自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高祖尝病甚,恶见人,卧禁中,诏户者无得入群臣。群臣绛、灌等莫敢入。十余日,哙乃排闼直入。”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后,韩信、彭越、英布先后因谋反罪被诛杀,因此汉高祖刘邦一度病得很重,不想见人。
汉高祖躺在宫中,命令看门的侍卫阻拦前来看望或劝谏的大臣。当时,群臣中位高权重的人,如绛侯周勃、颍阴侯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看望刘邦。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多天,朝政荒废,樊哙终于忍不住了,推开宫门,直接闯进宫去。樊哙是刘邦早年担任泗水亭长时就认识的人,与萧何、曹参一起辅佐刘邦,推翻了秦二世的统治,打败了项羽,功不可没,是个忠诚勇敢的武将。
“护田”和“排闼”两个典故的运用,比喻“一水”像汉代边关守将那样尽职尽责,比喻“两山”像樊哙那样赤胆忠心。
其中“排闼”两字的运用,使山色变得苍翠欲滴,如在眼前。更生动的是,因为“排闼”的典故说的是樊哙,而樊哙在后人的印象中是个爽朗、直率的武将,而此地山势若奔,好像一个人兴奋地从远处跑来,来不及敲门通告就直接推开主人的房门,将苍翠的山势献上,呼啸之势跃然纸上。
两个典故一用,瞬间把静态的山水写活了。把一首题壁诗写得如此精细,可见王安石的炼字之精。
关于王安石写诗时的炼字,有一个著名的故事。根据南宋洪迈的《容斋随笔》记载,吴中的读书人收藏有《泊船瓜洲》的手稿,手稿上的最后一句起初写的是“春风又到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,但手稿上有王安石修改的痕迹。
他先是圈去句中的“到”字,然后改成“过”,可觉得“过”也不好,于是再次圈去,后面一改再改,用过的字有“入”“满”等,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,最后才敲定“绿”字。这样的改动,比贾岛的“推敲”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王安石能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,除了在北宋中期展开了诗文革新运动,扫除了北宋初年浮华的诗风,这种对待作品的认真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