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万庆涛 王鸿杰

饶,形声兼会意字,繁体字写作饒,读作ráo。饶字甲骨文、金文字形尚未发现。战国时期“中阳戈”有刻文,左右结构,左食或堯。篆文整齐化,隶变后,楷书写作饒,简化字写作饶。本义烧烤食物的小土窑。

饶字的演变(《字源》)

烧烤食物的小土窑

一、饶字由来

饒字由食和堯构成。食,吃饭,食物。堯的甲骨文字形为上下结构,上为两个并排的门洞的样子,下为人形。堯字本义高过人且有门洞的陶窑,古代堯通窑。新石器时代,人们学会制作陶器。烧制陶器的窑,是用土垒起高出地面的一种建筑,开始用符号垚[yáo]表示,指用很多土堆砌起来的陶窑,后来写作窑。

远古陶窑遗址

尧(堯)可以烧制陶器,而饶则可以烤制食物,二者原理相同,区别是大小不同、产品不同。因此,远古时代,人们就把用现成的符号食(物)和堯(窑)组合起来,写作饒(饶),用饶来表示烧烤食品的小土窑。人们把田鼠、兔子、鸡等小猎物和芋头等,都用小土窑烤熟了吃。

尧字的演变(《字源》)

宋代官窑复原

现如今,到了挖红薯的季节,还会有人在田里用土块垒起简易土窑,捡来秸秆或干树枝,烧红土块后,把大小适中的红薯投进土窑的热灰中,紧接着把窑炉垂直捣毁,上面盖上土,焖上一会儿,然后扒开土块,捡出红薯,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烤红薯了。有的地方烤制叫花鸡或者土窑鸡,用的就是类似的办法。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。

土法烤叫花鸡

小土窑烧烤食物,比水煮食物味道更香,人们就会吃得特别饱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饶,饱也。”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饶,饱也。饶者、甚饱之䛐[cí]也。引以为凡甚之偁[chēng] (同称)。汉谣曰:‘今年尚可后年饶,谓后年更甚也。’”无论是饱,还是甚饱,都不是饶的本义,而是引申义。

二、引申义

小土窑烧烤食物,一次制作的成品量不大,因此人多时就需要垒出很多的小土窑才够用,所有引申义都含有众多之义,饶字的本义则不再使用。

1.众多。(1)汉·孔鲋《小尔雅》:饶,多也。(2)李白《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》:邹鲁多鸿儒,燕赵饶壮士(邹鲁之地比其他地方多大儒,而燕赵之地比其他地方多壮士)。如,饶有兴趣,丰饶。

2.物产丰富,土地肥沃。(1)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:掠于饶野,三军足食(在富饶地区夺取粮秣,使全军得到充足的给养)。(2)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沃地之民多不才者,饶也(肥沃地区的人大多不成才,是因物产丰富)。如,饶沃,富饶。

3.富裕,富余,丰足。(1)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七十子之徒,赐(子贡)最为饶益(孔子七十多个高徒之中,端木赐最为富有)。(2)诸葛亮《自表后主》:子弟衣食自有余饶(我的子弟们衣食自有剩余)。如,饶裕,饶富,饶余,饶足,饶野。

4.多余。南朝·顾野王《玉篇》:饶,余也。如,饶道,饶舌,饶奢。

5.额外添加。(1)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大王能饶人以爵邑,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,亦多归汉(大王您能够给人的爵位和食邑超过他的贡献,这让那些圆滑没有骨气、好利无耻之徒又多归附您)。(2)南北朝·鲍照《拟行路难十八首》:日月流迈不相饶(日月流逝,从不多给一点时间)。如,吃饱了,又饶个馒头(多吃一个馒头),饶头(额外给的东西)。

6.宽恕,宽容。好汉饶命(本来该死却没死,相当于多了一条命)!如,饶恕,讨饶,告饶。

7.虚化为连词,表示让步,相当于虽然、就算。(1)白居易《戏答诸少年》:顾我长年头似雪,饶君壮岁气如云,朱颜今日虽欺我,白发他时不放君。(2)饶这么让着他,他还不满意。

三、饶姓的来历

饶本义是烧烤食物的小土窑。发明这种小土窑的地方,被称为饶,而掌握这种技术的几个不同地域的氏族部落,都以饶为氏。他们发展壮大,可能都建立过方国。这些饶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。由于这些饶方实力太小,在西周时期就成了各诸侯国如齐国、晋国(后来的赵国)的邑。诸侯国国君把这些饶地赐给自己的宗亲做采邑,从而形成新的饶氏。

这几个饶地的归属变化情况,《史记》将有记载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(悼襄王)四年,庞煖将赵、楚、魏、燕之锐师,攻秦蕞,不拔;移攻齐,取饶安……六年,封长安君以饶(赵悼襄王四年,前242年,赵国将军庞煖[nuǎn]统帅赵、楚、魏、燕联军精锐之师,攻打秦国蕞[zuì]地未果,随即挥师攻打东边的齐国,夺取饶安……悼襄王六年,前240年,把饶封给叔叔长安君)。

这段史籍提到了饶安和饶这两个饶地。饶安,今河北沧州,原属于齐国,战国后期属于赵国。饶,又称饶邑,今河北衡水饶阳,因其在饶河之北而得名,原属于晋国,三国分晋时归了赵国。

之后以饶命名的地方,都与物产丰饶有关,用的是引申义而与饶字的本源无关。如,西汉北海郡饶侯国(前66年即汉地节四年,汉宣帝封胶东戴王刘通平之子刘成为饶侯,置饶侯国,治所在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),明代饶平县(今广东饶平县,1477年即明成化十三年置县,取“饶永不瘠,平永不乱”之义)。

据文献记载,饶姓来源有:

1.源自嬴姓赵氏。战国时期,赵国有个饶邑。赵悼襄王六年(前240年),饶邑被赵王封给其叔父长安君。长安君的后代子孙遂以先祖采邑为氏,称饶氏,此为河北饶氏。

2.源自姜姓。战国时期,齐国有饶安(今沧州),本是齐大夫的采邑,前242年被赵国夺去。原生活在此地的齐大夫后裔子孙便以先祖采邑为氏,称为饶氏,此为山东饶氏。

3.源自妫姓。舜帝本为姚姓,因居妫河而得妫姓。舜帝后裔到商代有叫商均的,其支子受封于饶国,今山西永济县的尧山一带。其后代便以国为氏,称饶氏,此为山西饶氏。

4.源自尧帝。尧名放勋,帝喾[kù] 之子,受封于唐,定都平阳(今山西临汾),谥号为“尧”,史称唐尧。西周初,武王灭商,分封诸侯,把帝尧23世孙京(字子京)封到蓟(今北京市区北部),建立蓟国。其子理迁移到西平阳(今山西晋南地区)。其子孙后代以先祖谥号尧为氏,称平阳尧氏。至秦灭六国,尧姓家族为逃战祸,从此子孙散迁天下,54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(古饶州,今属江西),后迁临川(今抚州)。西汉宣帝时,尧姓传至56世尧濙[yíng]。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,即位后改名询。下令全国要避帝名讳。当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,说尧姓虽与刘姓同为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,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,百圣至圣,故尧濙也应该避讳。于是,汉宣帝就在堯的左边加一个食字旁,写作饒(饶)。自此,尧濙改为饶濙,擢升为太傅,并诏告天下,凡姓尧姓均改姓饶。

如今饶姓人口约76万,按照人口数量,排名第186位。

诗曰:

饶指烧烤小土窑,

烤出美食吃得饱。

得饶人处且饶人,

多嘴饶舌不落好。

参考文献:

1.谷衍奎《汉字源流字典》语文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2.李学勤主编《字源》,天津古籍出版社,2013年版。

3.《康熙字典》(标点整理本)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7年版。

4.《辞源》,商务印书馆,1978年版。

5.《辞海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 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