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诗歌中“兮”字颇多,越靠近周秦越如此。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,发音如“西”(另说如“嘿”)的“兮”字,是古代汉语词赋中的语助词,大体相当于如今汉语中的“啊”字。至于它的语源,学界一般都语焉不详;它在什么含义上相当于“啊”,在什么含义上又不相当于“啊”,学界也一般都不再去细究,故值得今人再追问一下。我追问的结果是,它源自已被中国古代大量诗赋文献湮没的一个关中方言词汇,此词汇至今仍鲜活于关中民间,如今读音如“些”,其含义与“啊”并不全同。

“兮”字最早现身及其方言特征如下:

其一,在所有中国古代典籍中,对“兮”字的最早记录出自《诗经》。据统计,在《诗经》中,“兮”字共出现了321次,远高于“矣”等其他语助词,可见它在《诗经》时代抒情时的极端重要性。

仔细翻检《诗经》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各部分,可以发现,“兮”字出现最多的地方是“风”,“风”诗中某些感情最浓烈的篇章,如《魏风》中的《伐檀》,《郑风》中的《缁衣》等,诗尾几乎全是“兮”字;“小雅”中“兮”字也不少,而“大雅”和“颂”中“兮”字则较少。这种情况,与“风”诗跟“小雅”多来自民间而感情外露有关,而“大雅”和“颂”与官府、贵族关系密切,感情外露的文字已被“磨滑”,故“兮”字较少。由此也可知,“兮”字确系反映民间外露感情的语助词,其意指向“啊”并无大错。今日读《诗经》,用“啊”释“兮”,一般也都讲得过去。

其二,按顺序看,在《诗经》中“兮”字最先出现于开篇第二首诗,即“风”诗之《葛覃》,其前即开篇第一诗《关雎》。

《关雎》是写周文王后妃太姒与文王爱情的,这是根据《毛诗序》、毛《传》郑《笺》和朱熹《诗集传》等权威注释得出的结论,而太姒的故乡就是关中东部的合阳,其地物候与《关雎》十分吻合。按照朱熹《诗集传》,《关雎》之后的《葛覃》,也是太姒作品。一批《诗经》学者对此深信不疑。如此说有理,则在周武王母亲的时代,关中方言“兮”就已成为高雅诗歌中最主要的语助词。

其实,《诗经》的最终定稿人是孔子学生子夏,他就是合阳人。而至今郃川所在关中方言中还保留着“兮”字,如大人招呼孩子靠拢,就常用“来兮,来兮”,即“来啊,来啊”;两大人对打,就说“打兮,打兮”,意即“打吧,打吧”。不过,如今在这些场合,“兮”字之音已读如“些”而非纯“西”音。由此可知,《诗经》中的“兮”字之所以那样多,很可能就是因为关中方言所致。这也印证了历史语言学的一个原理:“必须抛开那种把‘方言’和确立的书面语言对立起来的庸俗观点”。另一方面,仔细考察关中方言中至今保留着的“兮”字,可知其意并不全等于“啊”,它似乎比“啊”含义更丰富有趣,包含祈使、要求等意。这又印证了历史语言学的另一个原理:书面语言并不能“准确地记录口语”。

如果“兮”是关中方言,那么,楚人屈原骚赋中那么多的“兮”又如何解释?在中国人后来以“啊”字代替了“兮”字后,关中农村何以仍存“兮”字?

从历史语言学看,“语言的符号是任意规定的,它只有靠传统的力量才能有意义”。关中周族当年统一了中国,它势必要用软硬两手把自己的文化推广到全中国而形成文化传统。朱熹《诗集传》说,周族统一中国后,“南方诸侯之国,江沱汝汉之间,莫不从化”;洪迈《容斋随笔》也说,由于周朝的大一统,《诗经》中“兮”字等语助词,后来就变成了中国诗赋中的通用语助词。这也就从总体框架上解释了楚人屈原骚赋中何以有那么多的“兮”字——因为“兮”字是当年周人推广而流行的语助词。

历史语言学还认为,“社会对于个人在语言方面的创新常常是极力反对的”。在封闭的关中农村,个人对作为通用语助词的“兮”是无力改变的,几千年里均如此。虽然,作为语助词的“啊”日益流行,但封闭的关中农村至今还保留着“兮”音。这个“兮”音,作为语助词活化石,恰有可能为我们解开中国古诗赋中“兮”字的来源之谜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